常聽到客戶疑惑:“紅外熱像儀價格怎么這么高?動不動就要上萬塊,最便宜的也要幾千塊”,相信這也是不了解熱像行業的用戶心聲,今天來給大家解答一下。
1、探測器
上圖可以看出,探測器是紅外熱像儀的核心部件,記住這個東西,它也是影響熱像儀價格的關鍵因素。
熱像探測器分為制冷型探測器、非制冷型探測器,動輒需要幾萬美元,由于技術壟斷和價格因素,以前多用于軍用。
現在市面上的熱像儀大多使用非制冷型探測器,這種探測器的出現降低了成本和熱像儀價格,也使得熱像儀走進民用領域。如飛礎科品牌的熱像儀,就使用非制冷型探測器,采用Lynred優質探測器,性能極佳。
2、熱像鏡頭
熱像鏡頭可不同于相機鏡頭,多采用鍺玻璃。這種稀有元素價格昂貴,也是造成熱像儀成本上升的因素之一。
3、集成復雜,批量化生產難度大
雖然熱像儀工作原理簡單,但要把各類核心元器件進行集成,做出可量產的熱像產品,非常難。要進行熱像儀量產,還得保證產品測溫精度,在出廠前每一個熱像儀要保證一對一溫度標定,要把每個產品之間的測溫誤差縮減到最小,難度相當大。全球只有極少數廠家如飛礎科生產的測溫熱像產品可以保證精度,多數熱像廠家生產的測溫熱像產品隨著環境溫度變化,測溫精度無法保證。
目前市面上能進行批量化生產的國產品牌研發實力迅速提升,已經可以進行多種產品的量產:如飛礎科品牌,手持、在線熱像儀產品一應俱全,每年都有新產品發布,實力很強大了。
發展到現在,國產品牌研發的崛起,已經使得熱像儀廣泛用于工業、電力、研發、建筑、交通等各個領域,激活了相當大一部分需求。同時今年疫情期間,紅外體溫篩查儀的廣泛使用,進一步推動了熱像技術的普及。熱像產品價格也在進一步降低,如飛礎科的入門消費級熱像儀,已經降低到了幾千塊。
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和研發技術的成熟,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熱像儀也能迎來百元機時代,像手機一樣普及。